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十三五”时期,全县保持年均6.8%的经济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迈上400亿元、500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比保持80%以上,实现量质齐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21.7亿元、5.1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6.9%、45.7%。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95亿元、601亿元,年均增长13.4%和17.4%。荣获2018年度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19年度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综合奖,14项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

民生改善

  “十三五”期间,泗阳县持续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每年财政支出的6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九校九园”深入推进,累计投入19.4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86所、幼儿园13所,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与如皋、海门合作办学,高考本科达线率实现全市“八连冠”。县第一人民医院建成投用,250个村居卫生室全部达到省级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运南、运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残疾人之家”实现乡镇全覆盖。城乡公交收归国资运营,新投入新能源公交车434台。新建各类体育公园1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万人、扶持创业2.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提高到3.1万元、1.9万元。统筹整合10.4亿元资金用于脱贫攻坚,11.1万低收入人口和5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提前退出省重点帮扶县行列。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提高至每人每月610元,基础养老金标准年均增长8.8%。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5个,连续16年被表彰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获批省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县,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

城乡区域发展

  “十三五”期间,泗阳县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全县城镇化水平超过60%,被列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徐宿淮盐高铁开通运营,泗阳昂首迈入高铁时代。267省道、346省道、347省道加快推进,330省道建成通车,新建等级公路513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96公里,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运河泗阳港二期建成运营,新开通集装箱航线5条,公铁水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构建。分淮入沂、黄河故道干河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投用,被列入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新投运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1座,供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累计改造棚户区4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49个,新开发商品房面积438万平方米,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新建改建城市道路26条,新增公共停车位1.6万个,城市通达能力显著增强。新建城市之家8个、街坊公舍19座,提升改造农贸市场6个,群众生活更有“家”的感觉。铺设雨污管网49.8公里,城市内涝问题得到一定解决。新建城市“九园”,新增公园绿地300万平方米,市民出行300米即可步入绿色空间,成功创建省生态园林城市。田园乡村建设蓬勃展开。农房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累计建成农房项目33个、搬迁3.93万户。实施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供水通村率、达户率均达100%。李口八堡、卢集薛嘴等6个村庄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增美丽宜居村庄144个,农村田园风貌、地方特色愈加彰显。

产业结构调整

  “十三五”期间,三次产业占比由2015年14.6:50.8:34.6调整到12.4:43.5:44.1,实现“三二一”标志性转变。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5%、8.7%,工业开票销售、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五年翻了一番。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9个,完成工业投资1100亿元。百亿级国望高科项目成功落户,实现重特大项目历史性突破。“521”工程圆满收官,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挂牌上市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0家。经济开发区全省排名从21位跃升至第11位,创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级智慧园区。吴泗工业园拓园发展12.8平方公里,在全省45个南北共建园区考核中进入前3强。意杨产业科技园获批更名为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建2000亩以上高效农业单品基地31个,高标准农田比重提升至72%。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2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71%,创成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立启用“食在泗阳”区域公用品牌,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过80%。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4.1%。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60亿元、年均增长14.1%,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妈祖文化园等一批龙头型景区建成运营,新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家,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总数达10家。成功引进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临港物流园创成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绿色发展

  “十三五”期间,泗阳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创成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污染防治坚决有力。深入开展“利剑100”“绿盾100”专项整治行动,高质量完成53个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淘汰燃煤小锅炉1200余台,PM2.5平均浓度下降23.5%,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7%。推动河长制落地见效,疏浚治理农村河道336公里,拆除河湖围网9万亩,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环保设施不断完善。实施污水处理“三扩三提”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铺设污水管网30.2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乡镇全覆盖,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般工业固废填埋项目、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等建成投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对全县300余家重点企业实施精准监控。环境整治全域推进。绿色泗阳建设扎实开展,五年新增成片林3.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2.38%。生态修复保护得到加强,累计实施生态红线保护项目27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9.2%。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改建农村户厕19.5万座,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9.8%和98.5%。

“三农”工作

  “十三五”期间,泗阳县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建2000亩以上高效农业单品基地31个,高标准农田比重提升至72%。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2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71%,创成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立启用“食在泗阳”区域公用品牌,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