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泗阳县数据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数据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围绕“一条主线”(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四个建设”(数字泗阳、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强基固本、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赋能发展,奋力开创数据工作新局面。现将我单位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数字经济工作争先进位。从我县数字经济企业分布实际出发,建立局领导班子、数字工作专班人员挂钩帮办制度,定期开展“区局会商”、“镇局会商”活动,分析研判指标形势,会商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开展数字经济小微企业升规列统专项行动,巩固壮大数字经济总量。1-9月,全县规上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产值(营收)共27亿元。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瞄准数字经济上市企业、头部企业和标杆企业,深入开展数字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数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项目招引上取得明显突破,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1-9月,新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26家,新增企业累计实现产值(营收)6.75亿元。全县各属地上报四季度拟入库企业24家,预计2024年我县数字经济规上企业突破100家。
二是数据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开展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摸底排查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档案查阅等方式梳理出近三年县内自建信息化项目78个,根据建设内容、数据接入、运行成效等筛选出民政局社会救助平台、城厢街道卜湖数字乡村、医保局医保智能监管平台等10余个优秀应用场景。今年以来,征集上报两批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5个,数字消费场景2个,数字社会重大场景6个,组织2个项目参与“数据要素×”大赛江苏省分赛。其中,县数字孪生六塘河项目入围数字社会重大场景征集省级项目库。定期开展资源降配回收专项行动,1-10月份累计对23家单位35个低效系统进行整改,清理下线23个僵尸系统,收回云主机136台。2024年4月,县政务云机房高分创成“国标B级机房”,大数据中心在“网安2024”泗阳专项行动实战渗透演练中,获得团队第二的优异成绩。
三是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极简审批”改革,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领域,对涉及19个部门的253个事项开展“极简审批”改革,审批材料精简80%以上,审批环节减少76%,审批时限平均缩短92%。以简化放宽准入门槛为准则,通过“容缺办理”“信用承诺”等政策,保障项目尽快落地。截至目前,共有3500余家企业通过“一站式”服务完成企业开办业务。围绕县重点项目、“四新”考核项目,强化行政审批与资规、住建、环保等部门在项目审批工作上的协同推进,深化联审会办,开展了30余次现场对接服务工作,截至目前,9家企业实现“多证同发”。以“一码转”为核心,推动个转企联动变更,线上线下实现“一件事”“一个环节”全流程一次性办结,今年以来,成功办理“个转企”40户,打造泗阳首例证照联转特色案例1个。2024年3月,《“极简审批”让企业轻松上阵》获《新华日报》头版宣传推广。
四是政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厘清责任分工、明确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协同,完善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探索政务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路径,在全市率先开展省首批五级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认定工作,全县227人取得政务服务办事员等级证书,政务服务技能和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职业队伍建设工作得到省市数据局充分肯定。率先开展政务服务办事员一体化管理改革,通过坚持人员管理、能力培养、综合考评等方式,建设综合素质佳、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职业化综合窗口队伍,以一体化队伍建设夯实综窗“一站式”服务,相关工作获省深改委全省复制推广。探索建立12345热线多元联动处办机制,聚焦行政执法、舆情热点、信访苗头、营商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问题线索,与信访、督查、纪检、作风办、融媒体中心等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构建科学高效、系统完善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今年以来,热线撰写民生诉求专报26期;向督查室、信访局等单位推送相关问题线索102条;联合作风办等有关单位针对热点诉求或推诿扯皮问题组织现场会办51次;与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民声》栏目,目前已播出54期。
五是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以“阳光交易”协同监管为抓手,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超前指导异议投诉,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衔接交易各环节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强化交易风险防控,致力擦亮高效、担当、廉洁的交易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共开展常态巡查48次,会同住建局跨部门联合检查2次,巡查我县重大项目及为民办实事项目28个,发现问题26个,约谈施工企业4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安装“人脸识别考勤机”12台次。已顺利保障172个项目顺利交易,交易额5.67亿元,节约资金0.68亿元。协同发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登门拜访、电话沟通、专报激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拓宽场景、提升频次、提高额度,截至目前,共实现场景应用12个,交易频次1408次,交易金额12.17亿元。统筹协调,推动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协调县委编办等部门,成立集中采购承接机构,有序开展集中采购业务。积极配合财政局推动符合相关政策功能的情形给予价格扣除,推动节能、环保产品政策落实,推动落实商品包装、快递包装、绿色数据中心等需求标准落到实处。我县公共资源交易风险防控做法被省数据局公众号刊登,在全省宣传推广。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和窗口工作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法治建设工作不够深入,应用法律手段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创新改革力度仍需加大。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改革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获得国家级以上试点、省级以上部门文件和简报推广、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的项目还比较少。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压实工作责任。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 年》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推进数据和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法制化。定期汇报进展,加大推进力度,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二)加强法律培训。针对数据和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和特点,邀请上级指导部门、法律专家等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在培训对象上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审批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学法教育,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好各类新法规、新政策的宣传,全面提升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狠抓机制建设。针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加快建章立制步伐,规范工作流程,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把各项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争取尽快实现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