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2022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1432281X/2022-00017 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其他    报告
发布机构 泗阳县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22-01-12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2022年泗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2022年1月12日在泗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范德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泗阳砥砺奋进、负重争先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疫情汛情的双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工作要求,扛旗夺牌,比学赶超,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4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2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朝着“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前进22位。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千方百计稳定经济增长。面对经济收缩的不利局面,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安排涉企扶持资金1.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01亿元,及时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坚持“以项目论英雄”,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举办深圳、东莞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2个,中利能源、广宏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超50亿元项目成功落户,重大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组织8个批次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69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53个、61个。存量转型深入推进。大力实施“5321”工程,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个、“上云”企业80家,华绿生物A股上市、实现零的突破。高成长型企业加快培育,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7家、超10亿元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投用科技综合体10万平方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科技部验收。出台升级版人才政策,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22个,新增高技能人才1500人。园区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智慧园区,综合实力跃居省级开发区苏北第一、全省第九;吴江(泗阳)工业园创成省级特色园区,高新区获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二是坚持基础再造,持之以恒推进转型升级。深入开展产业转型攻坚行动,引领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工业制造业发展壮大。突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进“2+3”主导产业迭代升级、做大做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33%、18%,工业开票销售达到508亿元、增长34%。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成立产业专班开展育链、补链、强链、延链工作,1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410亿元、增长26.9%。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持续推进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28个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7.8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醉美泗阳”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第11届中国月季展览会、成子湖微型马拉松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71%、68%。吾悦广场开业运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临港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电商交易额突破280亿元。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8.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诠溢食品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功落户,新增示范家庭农场215个,食用菌产业被列入市重点培育产业集群。“食在泗阳”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泗阳白酥梨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70%。

三是坚持协同联动,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建设。突出“四化”同步,一体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5%。城市功能加快提升。城南、城北等片区开发稳步推进,庐山路、巢湖路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县城格局由单中心向多组团转变。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棚户区10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4个,完成12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拆除违法建设1.7万平方米。公共配套不断完善,新建二类以上公厕3座,前进、府苑等城市之家建成投用,新增停车泊位5900个。完成泗塘河、南包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改造易淹片区和积水点5处,重点路段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园林绿化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爱园公园改造等25个绿化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城市绿地18.6万平方米。美丽乡村展现新姿。编制完成王集、新袁小城市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六大类144个重点项目建设。一体推进农房改善和公共空间治理,竣工农房改善项目11个,整治提升自然村庄150个,新增美丽宜居村庄36个,荣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等次。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落地见效,首批入库项目183个,建成示范镇2个、示范村20个,穿城镇颜圩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343国道来安至众兴段开工建设,267省道、347省道发展大道段加快实施,王穿线、(检查)线等县道完成改造,钱爱线上跨铁路立交桥竣工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33公里、桥梁22座,建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0公里。6项电网主网工程竣工投产,5G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和镇区全覆盖。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矢志不移改善生态环境。聚焦84项重点任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治理扎实有效。落实“点位长”制,推进燃煤、扬尘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1.6%。深化河长制、断面长制,对劣Ⅴ类水体断面实施“一断面一策”治理,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考核要求。生态环保设施不断完善,新建乡镇污水管网23公里,14家污水处理厂完成改造,村庄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万吨。污染地块土壤治理有序推进,一般固废无害化处理率超95%。生态修复全面加强。洪泽湖退圩还湖工程加快推进,实施湖泊近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新建绿化生态岛3个,恢复自由水面4.7万亩,重现“白沙碧水”良好生态。建成六塘河生态安全缓冲区,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6.2万亩。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新增造林1644亩、更新造林4450亩,创建省级(检查)村庄10个。节能降耗推进有力。完成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6个,淘汰高耗能设备122台,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下降。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培育“绿色标杆”示范企业25家,金牌厨柜、好彩头食品获批省级绿色工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落实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制度,通过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验收。

五是坚持普惠共享,凝心聚力发展社会事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10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有效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所,桃源路中学、淮海路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3万个。启动教育高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组建县级“名校+”教育联合体8个,基础教育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第40位。“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取缔无证学科类培训机构155家,高考主要指标继续领跑全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公立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运营,中医院、康达医院门诊综合楼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合作办医持续深化,与省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建成名医专家工作室9个、国家级胸痛中心2个。实施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建成投用中医馆21家、中医阁238家,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中医药服务。新增国家卫生乡镇4个、省级卫生乡镇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80%。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县级中心敬老院主体工程完工,县老年公寓、中片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新增养老床位800张。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400户,提档升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强化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衔接,新增医养结合床位60张。落实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与护理补贴,2.8万名老人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体系,免费体检惠及7.8万老年人。积极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4家敬老院完成民营化改革,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六是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兜牢民生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从严从实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疫情汛情处置及时果断。面对突如其来的禄口机场输入性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连夜组织全员核酸检测,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织密全县疫情防控网。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新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2处,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增加至40家,3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93%,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底线。面对台风“烟花”带来的超历史记录降雨,及时预警、快速应对,全县无一人因灾伤亡,将洪涝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应对“两战”、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从“天使白”到“消防橙”,从“警察蓝”到“志愿红”,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百万泗阳儿女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交出了“两战全胜”的高分答卷。大家都是平凡的英雄,让我们向每一个了不起的泗阳人致敬!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行动,基本社会保险新增参保2.4万人,城乡低保、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610元。加大大病保险和社会救助力度,全年报销各类医疗费用13亿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5亿元,“慈善助学”活动帮助2375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殡葬改革持续深化,县殡仪馆收归国资运营,新建乡镇公益性墓地9个,群众殡葬负担明显减轻。风险隐患化解有力有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系统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2%、38.5%。建立信访诉求分级负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185件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严格落实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计划,多渠道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实现“双下降”。

各位代表!2021年发展取得的成效,为十七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也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回望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抢抓重大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奋进,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402.8亿元增加到581.4亿元,年均增长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7.3%、8.3%。产业项目招引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总投资327亿元的盛虹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累计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实施省市级重大项目235个。市场主体总量增至10万户,是2016年的1.4倍。荣获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争先进位综合奖,16项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

五年实干,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深刻变化,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8.7个百分点。工业强县建设全面提速,培育形成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两大百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产业产值每年保持20%以上增速,泗阳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双创特色载体。设施农(渔)业面积超过20万亩,入选国家数字农业试点县,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称号,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核心景区建成运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五年开拓,深化改革创新释放新动能。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0.96%提升到1.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1户,建成运行科技综合体4个,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9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7件。“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推出“承诺即开工”“极简审批”等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政务服务审批时限压缩度全市领先。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确权颁证率99%,入选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五年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全域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完成乡镇布局优化调整,城镇化率提升8.3个百分点,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城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平方公里,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五年改造棚户区48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68个,新建农房改善项目42个,惠及26.8万群众。徐宿淮盐高铁建成通车,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面进步,新建110千伏电力线路65公里,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2%。

五年聚力,人民生活品质有了新提升。每年公共财政支出中民生占比保持60%以上,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5 万元、2.2万元,收入倍差缩小至1.6。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PM2.5平均浓度五年下降18.9%,银行贷款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处于较低水平。创成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省群众体育先进县、省首批书香城市建设先进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五年笃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勤勉务实、敢担善为、克难争先”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县乡机关联动执法,深化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定期听取政府组成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和“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2%。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五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1件、政协提案96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7%。

五年来,全县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国防动员、平安建设、双拥优抚、外事侨务、档案史志、人防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老龄、工会、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县上下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泗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省委驻泗帮促工作队、苏州市吴江区,向在我县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泗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县城集聚辐射不强,城镇化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少短板;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少数干部在解放思想、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等方面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未来五年,是泗阳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对泗阳提出“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的殷切期望,县委发出“三年进百强、五年达千亿”的总动员令。我们要坚定不移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导向、奋斗指向,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精神,同心同向、奋力拼搏,扛旗夺牌、比学赶超,全力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让泗阳不负时代,我们不负泗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 “三年进百强、五年达千亿”奋斗目标,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四化”同步,致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奋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出泗阳精彩。

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五个新提升”。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高质量发展跻身苏北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主导产业基本定型,现代特色农业全面增效,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提升。“1235+N”城镇体系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0%。县城建设固本提质,功能配套更加完善,集聚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灰瓦白墙、河清湖秀、陌上泗阳”的画卷全面铺开。城乡融合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既能享受城市现代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得到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能源、资源利用结构大幅改善,碳达峰行动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美丽泗阳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法治泗阳、平安泗阳建设卓有成效,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疫情防控网扎得更紧更密,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大局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共同富裕水平实现新提升。就业创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人民群众物质富裕达到新水平。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完善,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康养育”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一条具有泗阳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履职起步之年。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节能减排降碳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以集聚集群为方向,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协同推进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打造,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出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健全完善“1+555”招商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县级统筹,依托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市场化招商,年内力争招引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30个以上,三大园区各招引超50亿元产业项目1个以上。坚持“亩产论英雄”资源配置导向,集中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以优质项目落地提升发展稳定性,确保达到开工条件项目当年落地转化率超过70%。健全县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加快推进60个省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以规模化、高端化为方向,集中政策、集中资源推进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产业做强成势、整体升级,力争年内两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鼓励电子信息、医疗健康、食品饮料产业出新品、上项目、扩产能,做精做强细分领域,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年内三大优势产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发展,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450亿元。深入推进“5321”工程,抓好中小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年内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8家,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00家,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以上。

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围绕“数字产业化”,加快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产业,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围绕“产业数字化”,实施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大企业做平台、小企业上云端,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4家、“上云”企业60家以上。加快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区域数字经济新高地。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成子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办好第七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15%以上。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离岸外包等服务贸易业态,引导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创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二、以完善功能为支撑,着力增强城市发展能级。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持续深化“十个城市”建设,全面增强承载力、带动力、软实力。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城市设计,加强城市风貌、公共空间、建筑形态的统筹谋划,塑造城市“滨水森林”特色。严控城市发展边界、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更加注重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的协调,构建开阔舒朗、和谐优美的城市空间。聚焦重点片区,实施“南跨、北展、西优”战略,推动城市各组团联动开发、融合发展。启动桃源大桥、科创园区、生态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城南片区城市服务功能和产业配套,打造绿色生态、特质鲜明的城市生活新空间。以先进理念、前瞻眼光规划建设城北片区,推进路网、公园等基础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实施路网优化加密工程,推进泗水大道改造提升,加快打通燕山路等一批“断头路”,进一步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温度,年内完成房屋征收11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0个。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编制实施城市防汛排涝整治行动计划,开展主城区深层排水系统研究,组织实施重点海绵项目,加快解决相文路、文城路等区域逢雨内涝问题。接续实施厕所革命、停车便利化工程,有效解决群众身边小事,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新改建二类标准公厕3座,五里、东光等城市之家投入运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围绕打造精致城市,加快实施一批公园绿地、景观廊道、街景提升工程,年内新建立体“花墙”4300米、林荫绿道3.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19万平方米。

深化城市精细管理。健全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组织,持续抓好乱停乱放专项整治,保障路网运行有序高效。加大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管理力度,切实解决环境卫生、容貌秩序“脏乱差”问题。持续开展违建“清零”行动,努力打造“无违建城市”。试点推行中心城区“路长制”,构建路面问题发现和处置机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文明程度。建立健全装修垃圾收运体系,提高垃圾分类水平,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28个。完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加快可视化运行管理平台、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我的泗阳”APP功能,基本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让城市更智慧、治理更高效、生活更便捷。

三、以宜居宜业为方向,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培育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为抓手,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壮大设施花卉、工厂化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新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1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35亿元。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改造、全程化监管,做强“食在泗阳”区域公用品牌,全年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2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5%以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打造一批城乡融合示范项目,释放城乡发展新需求新动能。统筹推进农房改善与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依水塑形、傍田生景的新型农村社区,年内竣工农房改善项目1230套,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以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120公里,改造农桥24座、供水管网3.5公里。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内完成50个重要节点村庄整治,创成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持续加大“三农”投入,深化“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实施“企村联建”项目15个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7%以上。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荒废宅基地整治利用,盘活长期空闲农房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通过股权分红获得土地长期收益。推动农发行、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幅12%。加强乡村振兴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创新人才返乡留乡激励机制,全年吸引下乡返乡创业人员1700人以上。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能,着力增创区域发展优势。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统揽,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大力度创新,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

深化改革攻坚。高标准落实43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高质量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打造更多具有泗阳烙印的改革品牌。深化“一件事”改革,加强乡镇“全科窗口”建设,推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实现更多事项“照后减证”“持照即可经营”。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模式、“全链条代办”服务,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提升企业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规范投融资决策程序,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盈利发展能力。

增强园区能级。加快经济开发区“区中园”建设,提升园区发展质态、产业效益和贡献份额,全年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000亩、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工业经济对全县的贡献度超70%。加强吴江(泗阳)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与吴江“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全力打造全省南北共建高质量发展先进园区。进一步建强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重特大项目承载能力,全力争创省级高新区。推动乡镇全民创业园“二次创业”,盘活园区土地资源,各园区集中力量打造1-2个主导产业、培育1-2个新兴产业,年内各园区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亩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畅通“县长有约”、企业家早餐会等政企沟通机制,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保障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既“留住青山”又让“青山常绿”。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深化银政、银企、银担战略合作,满足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全年净增制造业贷款10亿元。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年新增企业2800家、个体工商户6800户。

五、以绿色生态为底色,着力打造全域美丽家园。自觉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走出一条美丽泗阳特色路径。

守护绿水蓝天。围绕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2%以上、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扩容改造城东、高新区等4个污水处理厂,完成2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推进节能减碳。编制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科学确定达峰路径和目标,不搞“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两高”项目排查清理,提高“两高”项目准入和淘汰标准,严控高耗能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加强节能低碳技术推广运用,促进重点行业绿色制造,年内实施绿色改造项目6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1户,创建市级绿色工厂4户以上。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为能源结构“降压减负”。

构筑生态屏障。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低效杨树林改造,新增造林面积2200亩,创建省级绿美村庄10个以上。实施洪泽湖、锅底湖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建设2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完成4个自然生态湿地小区项目,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长效落实洪泽湖禁捕退捕管理机制,促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然演化。

六、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殷实、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提升质量性民生水平。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年内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完成企业职工和农民工技能培训2.5万人次。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年内发放富民创业贷款2亿元,扶持自主创业2300人,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

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年内完成泗阳中学等5所学校扩建工程。主动对接南通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三名”工程,积极鼓励支持合作办学,引入优秀教师到泗阳任教,年内争取引培名师3名,新增骨干教师20名。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快医疗资源扩容布局,开工建设老年医院,建成投用脑科医院。加强多类型医联体建设,推进智慧医疗和分级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建成运营县中心敬老院、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00户。积极推进“医养融合”,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加快县殡仪馆提升改造和乡镇公墓地建设,深化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启动县博物馆新馆建设,新改建阅读新空间130处,组织文化进基层活动400场,创成省级“书香城市”。

办好兜底性民生实事。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强化社保医保扩面征缴,推动被征地农民刚性进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动态监测,做好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工作,兜牢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坚持“房住不炒”,保持合理地价房价,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扩大公积金覆盖面和受益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七、以安全发展为底线,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平安泗阳建设,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强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管控,抓好进口物品、冷链食品全流程闭环管理,严格防范疫情输入性风险。加强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建成投用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和实战性演练,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应接尽接,加快构筑全民免疫防线。

一着不让抓好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高标准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排查解决各领域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科技兴安、执法护安,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推行“码助安全”巡检系统,从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创建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久久为功抓好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强化网格与部门联动,实现“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智慧警务建设,加快一体化实战中心、实训警营等项目建设,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加快推进“信访超市”建设,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让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完善宗教工作网络建设,提升宗教治理法治化水平。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工作业绩。

永葆忠诚之心,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泗阳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勇前进。自觉在全局中思考、大局下行动,坚持向县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着力抓好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做到县委有要求、政府有行动、落实有成效。

永葆敬畏之心,依法行政提效能。推进省法治县创建,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依靠制度管事管人。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提高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效。

永葆进取之心,担当作为抓落实。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健全高效闭环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紧扣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建立“专班运作、清单管理”机制,强化节点控制、会办协调和跟踪问效,激发动力,扛旗夺牌,比学赶超,提振政府系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永葆律己之心,清正廉洁守底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精文减会,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把更多资金投入到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上。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努力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谱写泗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 “1+555”招商体系:设立1个县级招商服务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城市聘请5个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在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组建50个专业招商局;在乡镇和重点招商部门组建50个招商团。

2. “2+3+N”产业:高端纺织、绿色家居2个主导产业,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医疗健康3个优势产业,以及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新兴产业。

3. “5321”工程:到2023年,通过实施规模发展、技术改造、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平台支撑五大提升行动,宿迁全市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创建智能车间300个,每年新增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200户,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

4. 企业“上云”:企业通过网络,实现对云计算技术及各类资源和服务的综合利用。

5.链主企业:自身实力雄厚、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

6.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服务业重点项目提速计划、重点企业登高计划、重点集聚区倍增计划。

7.十个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森林城市、水秀城市、书香城市、畅通城市、舌尖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

8. “双减”政策: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9. “两高”项目: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

10. “三真三实”:认真、顶真、当真,求实、务实、落实。

11.“一件事”改革: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线下集成、线上联动方式进行流程优化,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办成。

12.全科窗口:能够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窗口。

13. “码助安全”巡检系统:将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录入系统,生成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得知岗位风险、防范措施,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对企业风险点位进行巡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