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泗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泗阳县2025年度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432281X/2025-00081 分类 政府办文件   科技    通知
发布机构 泗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5-03-11
文号 泗政办发〔2025〕5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2025年度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行动方案.docx
时效

泗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泗阳县2025年度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场)管委会,县各有关单位:

《泗阳县2025年度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行动方案》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泗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泗阳县2025年度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行动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科技型企业方阵,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梯度培育、分类施策、精准服务、协同发展”的原则,按照“做当年、备来年、谋三年”的工作思路,聚焦“梯度培育强存量、精准服务提质量”,建立完善“初创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方阵,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成省创新型示范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底,建立完善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高成长性企业为引领的科技型企业方阵培育发展体系,力争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5家、高成长性企业累计数达10家。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行动,夯实科技型企业发展根基

1.优化科技型企业孵育链条。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接力式企业孵化和培育链条,推进海川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省级孵化器、新质力智创孵化大厦争创“硬科技”标杆孵化器。健全孵化载体评价机制,将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作为孵化载体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2.推动知识产权“清零”行动。各属地会同市场监管局对投产达效企业、已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摸排梳理,推动知识产权新申请“全覆盖”,确保每年新申报知识产权不少于6件。

3.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各属地对辖区内所有拥有专利的企业建立培育库,并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评分标准(科技人员占比20分、研发投入占比50分、知识产权数量30分),对库内企业开展精准辅导和培育。

4.深入推进评价入库工作。各属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加大政策宣讲力度,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企业研发费用归集规范、知识产权布局合理,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参与评价入库,实现“应评尽评,应入尽入”,持续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规模。

(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提质”行动,壮大科技型企业骨干力量

5.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通过“面对面会商”、季度推进会等工作机制,督促各属地常态化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建立科技部门、属地政府、专业机构联动机制,高效解决培育、申报过程中存在难题。加强审核把关,提升科技部门人员业务水平,落实内审机制。持续引入优质培育评估团队,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线上+线下”多轮次审核,确保申报材料质量,提高申报通过率。

6.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全县范围内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企业、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企业、已获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专利企业、财务增长性良好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库,梳理企业存在的短板弱项,实施精准培育,培优补差,助力库内企业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到2025年底,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5家。

7.强化过程管理。指导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布局知识产权,规范归集研发费用,积极参加重新认定。对于有效期不再符合认定条件、连续两年未填写年报的高新技术企业,由科技、财政、税务行文上报取消其资格。

(三)实施高成长性企业“领航扬帆”行动,引领科技型企业跨越发展

8.建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库。开展省、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认定标准宣传工作,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企业,科技部门与各属地协同开展排查梳理,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需求,建立健全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库。

9.强化培育推进工作。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搭建企业研发机构,吸引私募投资,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增长快、示范引领强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成长性企业。到2025年底,全县高成长性企业累计数达10家(其中开发区不少于7家、高新区不少于3家)。

10.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按年度对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进行评估,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不再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调出,对于满足条件的企业予以补充,推动高成长性企业量质并举。

四、进度安排

1.启动阶段(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各属地深入排查梳理,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三类培育库。

2.推进阶段(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启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启动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面对面会商”工作。

3.申报阶段(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持续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开展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

4.总结谋划阶段(2025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及时与省科技厅对接联系,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进度;总结2025年工作中的得与失;谋划2026年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工作;启动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面对面会商”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协同。常态化开展区局共商、局镇会商,理顺工作机制,科技局牵头抓总,协调解决科技型企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各主体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合力为科技型企业方阵打造提供高效服务。

2.强化要素保障。财政、税务、科技等部门开通培育认定绿色通道,缩短审查时限,提升服务效率。加强科技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宣传培训,提高企业政策应用能力,确保其“应享尽享”。优先推荐科技型企业申报各类项目、资质。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获批的科技型企业,将通过“苏科贷”、“高企贷”“瞪羚贷”“科创英雄贷”等金融产品予以支持,提高贷款额度、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审批周期,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严格监督考核。充分发挥高质量考核导向作用,持续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纳入县对乡镇(街道)、园区的高质量综合考核体系。同时,对三类企业培育库建立情况以及对库内企业培育情况进行督导,进一步压实各属地主体责任。

4.营造良好环境。依托各级各类宣传媒体,加大对科技政策法规、创新成果、优秀创新型企业家等的宣传推广力度。挖掘优秀科研人员、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等典型案例,讲述创新创业故事,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