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国共产党泗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乘势而上、实干奋进,奋力谱写“千里运河最美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会由县委常委会主持,县委书记马伟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决议》。
全会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对江苏发展明确了“4+1”重大任务,突出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蕴含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深邃思考,也是对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把脉定向、科学指引。要坚定不移紧跟紧随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更加自觉地把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张快干、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果,回应总书记的关怀、信任和重托。要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把“4+1”重大任务作为长期主线一体贯彻落实,以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培育发展,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坚定走好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泗阳路径。省委明确提出支持江淮生态经济区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这是因地制宜重要方法论的直接体现。要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质与绿色、发展与生态、当前与长远的共赢。
全会明确,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我们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论指引下,抓当前、谋长远、重实干,在转型、减碳、循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奠定了泗阳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全县上下要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融入泗阳“三个阶段”中长期目标中,坚持重点重抓,确保落地落实,争做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生产力的探索实践者。
全会强调,发展绿色生产力是一道必答题、更是一张综合卷,必须统筹兼顾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推动现代产业升级蝶变。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不动摇,以龙头引领升级主导产业,以点拓面壮大优势产业,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持续做强新“2+3”产业集群和1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增长动力引擎。坚持引建培育和融合赋能同时发力,攻坚项目招引,扩大有效投资,培优育强存量,不断提振经济发展后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物质基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省创新型示范县建设为引领,加快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持续转化产学研成果,持续锻强创新型载体,持续集聚高科技人才,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激发跨越赶超内生动力。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为引领,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以资源要素的集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升区域协调整体效能。一体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精致建设可爱城市,组团打造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构建内外兼修、宜居宜业的城乡发展格局。擦亮绿色低碳发展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集群化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泗阳核心竞争力。
全会指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始终是总书记切切在心的牵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追求。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要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优化“一医一教”“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动发挥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功能,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要扎实做好重点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风险监测和精准识别,严防任何风险失控蔓延。在稳守安全生产底线上,要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积极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会要求,要坚持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坚定初心如磐的理想信念,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全面汇聚起干事创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全会号召,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担使命、矢志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县纪委委员,不是县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检察院检察长,县委巡察组组长,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部分党代表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