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泗阳:奋力描绘“千里运河最美县”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5-03-11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0

□ 通讯员 王勇 施秋/文 裴成/图

去年以来,泗阳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聚力“865”目标任务,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提质效、惠民生、防风险,在“千里运河最美县”现代化建设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实体经济,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泗阳县坚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切实以产业的进阶登高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1月6日上午,2025年泗阳县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在江苏通途新材料项目现场启动。今年一季度,该县计划启动建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278亿元。这是泗阳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的一个缩影。

2024年,泗阳县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落实“拿地即开工”、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保障机制,瑞雪纺织、智匠装备等92个项目开工建设,华泽功能纤维等一批30亿级项目竣工投产,4个列省、72个列市重大产业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泗阳着力推动企业以高端化为引领、智能化为驱动、绿色化为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产业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赢得未来。

开年以来,位于泗阳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桐昆恒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公司总经理兰金良介绍,产品差别化、高端化是赢得市场的重要策略,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TMT纺丝卷绕设备,对现有纺丝生产线进行技改提升,可实现年产5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长丝,产值达35亿元。

优结构、建链群,泗阳县工业产业能级跃升质效明显:2024年工业开票销售突破7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04亿元、110亿元,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9%;实施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35个,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创成省级绿色工厂2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6家,入选首批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泗阳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开发区前40强,吴江(泗阳)工业园获评“2024区域最具投资潜力产业园区”,泗阳高新区入选“江苏最具成长潜力开发区”。

强化一体发展,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人是城的内核,城是人的依托。泗阳坚持“人民城市”价值取向,既塑造可观的“外在美”,又提升可感的“内在美”,让城市人文相宜、绿美相依、幸福相伴。

建于2002年的东方名苑小区,由于年代较久墙面斑驳老旧,还出现漏水等现象。经过翻新升级,小区形象焕然一新,老居民迎来新生活。

2024年,泗阳城市更新有力实施,改造老旧小区4个、棚户区102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区域、居民小区充电设施1975套,完成50个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新改建排水管网11.5公里,整治易涝点3处,新增绿地面积30.8万平方米。

城市路网日益畅通,京杭运河桃源大桥成功合龙,343国道、267省道城区段建成通车,泗水大道、桃源中路等改造工程完工投用,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7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个。

泗阳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乡村治理绩效提升,聚力打造“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陌上泗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县15个村获评第一批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去年重点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6个。

王集镇在全省经济发达镇评估中位居苏北片区第二,新袁镇荣获“中国新兴长丝织造小镇”称号。泗阳全域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改厕8840户,193个行政村垃圾分类试点扎实推进,建成生态河道、幸福河湖31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50%。

幸福生活离不开优美环境,泗阳县紧盯目标任务全力攻坚治污,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方位助力生态环境品质稳步进阶。

2024年泗阳县PM2.5平均浓度35.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优良天数309天,优良率84.4%,同比增加5.2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实现“双改善”,PM2.5浓度连续三年同比改善,空气质量全市最优,达到监测数据以来最优水平;完成36项水污染防治工程,10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及达标率连续四年达100%。

聚焦共建共享,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泗阳坚持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坚定不移推进共建共享,增进人民福祉,将超八成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实施民生实事项目60项,群众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1月31日,泗阳县2025年“春风行动”正式启动,120多家企业累计提供超过5000个岗位。一直从事服装工作的颜金苹,通过“职在泗阳”微信小程序筛选适合岗位,经过现场面试后入职心仪的企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4年,泗阳县坚持贯彻就业优先战略,聚焦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优化提升12个服务站功能,鼓励优质民营人力资源机构和民办职校参与运营,增加低门槛、有保障且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岗位。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富民创业贷款2.6亿元,促进1.2万人返乡就业创业,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年度任务。

“农村学校也能和城里学校一样,通过终端共享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三庄镇小学学生家长张先生满意地表示。

教育兴,则城市兴。泗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所,完成35所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投入3000万元进行教育城域网建设,实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率100%。新增2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义务教育“双减”持续巩固,高考本科达线率实现全市“十二连冠”,教育高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春风送暖,李口镇八堡社区新建成的互助养老睦邻点里格外热闹,“这里环境干净明亮,每天都能吃上热饭热菜,吃完饭聊聊天,有什么需要随时都可以找工作人员。”八堡社区居民蒋秀梅开心地说。

2024年以来,泗阳县聚焦群众关切和养老热点,以提升城乡养老服务质量为前提,着力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2家,目前11家开展运营、1家正在提升改造,建成养老助餐点6个。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泗阳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砥砺勇争先,奋力描绘“千里运河最美县”现代化建设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