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勇 施秋 本报记者 朱文军
近年来,泗阳县聚焦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发展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推动“强富美高”新泗阳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十年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2倍,年均增长7.6%,两次荣获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28项。在近期发布的“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泗阳名列第93位,在泗水大地上绘就了一幅聚势赋能、勇争上游的奋进画卷。
从“一根丝”到“一件衣”,从“一棵树”到装饰“一个家”,泗阳县始终把工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形成高端纺织、绿色家居等“2+3+N”特色产业体系和10条重点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70家,一批具有成长潜力、发展后劲的产业不断壮大。
“高端纺织产业产值已近300亿元,绿色家居产业产值也超百亿元,这两大产业是全县工业的家底、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泗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范德珩指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必须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近年来,泗阳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两大百亿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在泗阳桐昆恒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我们公司以产品差别化、高端化为目标,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TMT的纺丝卷绕设备,对现有纺丝生产线进行技改提升。同时,又新上6套自动络筒生产设备,4条自动包装线,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可实现年产50万吨熔体直纺涤纶长丝,产值达35亿元,市场占有率1.5%以上。”桐昆恒欣总经理兰金良介绍。
泗阳紧抓国家设备更新机遇,大力实施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每年滚动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5项以上,加快落后低效、超期服役设备替代,支持引导企业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不断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力争到2025年底全县工业累计新增设备投资超5亿元。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在江苏称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件衬衫从线上下单到车间生产,再到成衣打包,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制造。公司技术总监高焕莉介绍,目前公司能够做到“一件一码”源头可追溯,只需扫描二维码,客户信息、面料规格、制作周期、制作工艺等信息清晰可见。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也成功获批国家级5G工厂。
江苏金牌厨柜有限公司建成了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让13个车间、18条生产线、800余台机器智能化运作,人均效率提高了2倍。下一阶段,泗阳将聚焦桐昆恒欣新材料、宝浦莱半导体等重点企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机器换人”、上云上平台,梯度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力争3年内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70%,以数智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焕新。
围绕工业绿色化发展,泗阳县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积极推广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有效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单位能源资源产出效率,让绿色低碳成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牌厨柜公司大力推广热能循环系统的制造使用,每年节省电量约26万千瓦时;对稀释剂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率约为74.2%,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建设成装机容量为6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全年发电量将达660万千瓦时,有效实现节能减排;配置完善的除尘系统,高效回收粉尘,利用中央箱体进行粉尘的收集与流转,流动箱体转运车点对点进行粉尘外运,年处理量近1500吨。2023年,该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此外,泗阳还积极探索集群化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严把项目准入关口,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加快印染“绿岛”项目落地投用,力争创建一批“近零碳”“零碳”工厂示范项目;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强化资源耦合,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设“无废企业”“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
围绕“2+3”主导产业,泗阳进一步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加速产业集聚,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建设中的印染中心项目,可以补齐印染短板,构建纺纱—织布—印染—家纺制品全产业链,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更具竞争力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泗阳开发区探索建设集萃纤维材料泗阳分所、打造集萃活动平台,汇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东南大学泗阳“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赋能驿站辐射作用,市场化运营生态纺织研究院、轮毂研发中心等科技载体。
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泗阳将全力谋划未来产业,瞄准市“3+1+X”未来产业体系,谋划布局电子信息、功能食品、氢能和储能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11月11日,总投资70亿元的金路达科技项目正式开工,全面投产后,年可生产神极电机5万台(套),一期计划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该项目专利产品绕线转子无刷双馈电机及控制系统,实现了无刷双馈电机由低压变频技术直接控制高压电机转速目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入选国家节能装备推荐目录。
“新型工业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举,要想筋强骨壮,必先固本筑基。”泗阳县委书记马伟说,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泗阳将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质与绿色、发展与生态、当前与长远的共赢。